个人IP营销专家李严:用价值和情感唤醒沉睡客户
(文/马利)在疫情常态化与数字化加速的双重背景下,企业如何激活存量客户、重构用户关系成为核心命题。近日,中国个人IP营销领域权威专家李严在专访中提出:“唤醒沉睡客户的关键在于‘双唤醒机制’——价值唤醒与情感唤醒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这一理论为后疫情时代的企业营销提供了精准破局思路。
李严指出,传统营销常陷入“流量焦虑”,企业热衷于拉新却忽视存量客户的深度运营。而疫情加速了消费者行为的数字化迁移,用户注意力碎片化、决策理性化趋势显著,“沉睡客户”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所谓‘沉睡’,本质是客户对品牌的价值感知与情感联结同时处于弱活跃状态。”他强调,激活这类用户需突破单一维度刺激,构建“价值—情感”的复合唤醒体系。
李严认为,价值唤醒的核心在于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的边界。他以教育行业为例:某K12机构通过分析用户历史学习数据,发现“沉睡家长”普遍存在“阶段性学习目标模糊”的痛点,进而推出“AI学习路径规划”服务,将课程价值从“知识传授”升级为“成长解决方案”。“这种模式不是简单推送促销信息,而是通过数据智能预判用户未明示的需求,让客户感知到品牌对其长期价值的关注。”
他进一步提出“价值唤醒三步法”:首先,建立客户动态画像库,整合消费行为、社交互动、场景偏好等多维数据;其次,运用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潜在需求信号;最后,设计“低门槛、高感知”的价值触点,如定制化内容、权益升级等。李严强调:“价值唤醒的关键是让客户意识到‘品牌能为我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而非单纯的价格优惠。”
在情感唤醒层面,李严批判了传统“情感营销”的表面化倾向。他指出,疫情导致消费者心理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安全感、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成为核心诉求。“情感唤醒不是煽情文案或节日问候,而是构建品牌与用户的‘心理契约’。”
李严以健康管理领域为例:某健身APP通过分析用户运动数据,发现“沉睡用户”中65%因缺乏社交激励而放弃计划,随即推出“虚拟运动社群”功能,用户可组建跨地域健身小组,系统自动生成“坚持度报告”并匹配激励语。“这种设计将孤独的运动场景转化为社交货币,让用户感受到品牌对其情感需求的深刻理解。”
他提出“情感唤醒四维模型”:场景共情(识别用户高频情感场景)、语言共鸣(使用用户真实语境表达)、行为共轨(设计与用户生活习惯同步的互动)、价值共振(将品牌理念融入用户价值观)。李严强调:“情感唤醒的终极目标是让客户认为‘这个品牌懂我’,进而主动建立长期关系。”
面对企业执行“双唤醒”的难点,李严指出三大常见误区:其一,数据孤岛导致价值洞察失真;其二,情感策略与品牌调性脱节;其三,短期KPI压力导致策略变形。他建议企业建立“双唤醒中台”,整合数据、内容与用户运营能力,同时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
李严特别提到,个人IP在双唤醒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个人IP的本质是‘可信的人格化价值载体’,既能传递专业价值,又能建立情感联结。”他以某医生IP为例:该医生通过短视频分享医学知识(价值唤醒),同时记录救治患者的真实故事(情感唤醒),其“沉睡粉丝”激活率较传统账号高3倍。“个人IP让双唤醒机制有了具象化的载体,用户对人的信任会迁移到品牌身上。”
访谈尾声,李严总结道:“后疫情时代,客户唤醒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知问题。企业需要从‘流量思维’转向‘人本思维’,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构建价值与情感的双重纽带。”这一观点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指明了新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青年书法家叶金明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主持人:叶金明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北京电视台小雨滴答栏目。 叶金明: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叶金 [详细] -
Chiikawa 与好友们入驻宏利大楼 Pop-up 展览惊喜不断
当日本超人气治愈系 IP Chiikawa 携萌趣天团空降香港宏利大楼,作为扎根亚洲超 125 年的老牌香港保险公司,宏利保险以 Chiikawa 治 [详细] -
“王西京艺术空间”在青岛盛大揭幕 六十余载艺术经典震撼亮相
著名画家王西京同志王西京艺术空间开幕式嘉宾合影6月27日,在山海相依、人文荟萃的滨海城市青岛,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画学会主 [详细] -
君品谈 | 汪晖:在时代浪潮中守护人文精神的君子品格
以真我,敬君品。在《君品谈》第五季的节目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人文情怀,为我们 [详细] -
皇宠联合权威专家发布《婴幼儿轻松喂养实用解决方案》 多方共探轻松喂养新方式
6月28日,轻松喂养新方式专家交流会暨《婴幼儿轻松喂养实用解决方案》科普手册发布仪式在北京·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顺利举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