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链强基 扬子江药业集团探索中药全产业链“甘肃实践”
上游筑基:标准化种植提质富农
甘肃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是扬子江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布局中药产业的战略要地。自2014年起,扬子江在甘肃酒泉、张掖等地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目前总面积已超1.5万亩,形成覆盖土壤检测、种植、全程溯源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
“用好药材制好药,首先要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徐浩宇介绍,扬子江通过推广“三无一全”中药材品牌认证与土地有机转化,开展富硒种植试验,推动道地药材品质持续提升。这些举措不仅筑牢了药品质量根基,更成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的“金钥匙”。在酒泉金塔县共建的5300亩板蓝根种植基地,辐射周边3000名农户参与种植加工,其中航天镇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奔赴”。
中游升级:智能制造成熟经验“跨区域复制”
在夯实上游药材品质根基的同时,扬子江将智能制造作为打通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2018年,企业在江苏泰州建成龙凤堂中药智能工厂,实现全流程数智化管控,成为江苏省首个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的中药流程智能制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
这一成功经验于2023年“落地”甘肃,扬子江在陇西启动建设甘肃龙凤堂中药产业基地,整合种植、加工、生产与种植技术开发等。“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扬子江在西部地区‘延链、补链、强链’的核心支撑。”徐浩宇表示,扬子江正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积极融入甘肃陇药产业现代化进程。
下游创新:“1+N”策略拓展健康消费
目前,扬子江已形成涉及补益、唿吸、鼻部、妇儿、消化肿瘤、心脑血管等领域的产品集群。本届药博会上,扬子江带来的“中药+大健康”产品矩阵成为焦点:既有蓝芩口服液、龙凤堂黄芪精等经典中药大单品,也有依托大单品创新推出的小蓝芩口服液,以及小蓝芩棒棒喉糖、蓝芩喉糖、黄芪咖啡等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精准契合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吸引大量零售终端与参观者驻足体验。
“释放大单品品牌价值,需要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徐浩宇表示,企业正全速推进“1+N”产品品牌策略,以核心单品为引领,延伸开发药食同源等产品,拓展更多健康消费领域,走进更多消费场景,满足公众多元化健康需求,助力健康消费升级。
“甘肃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资源、文化、产业、区位优势明显。”徐浩宇希望依托药博会平台,与更多伙伴携手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同时,持续挖掘增量空间。
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8月中旬,扬子江已有20个中药产品进入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125个产品进入46个国家和地区。
从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到智能制造升级,从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创新到依托区位优势的国际化拓展,扬子江的“甘肃实践”已形成完整的中药全产业链闭环,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扬子江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筑链强基 扬子江药业集团探索中药全产业链“甘肃实践”
8月24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中国药都甘肃陇西开幕。本届药博会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汇聚全球智慧,共商中 [详细] -
石景山区图书馆携手丰台区图书馆,带领读者在行走中读懂山河
当暑假的风拂过京城的街巷,一场关于抗战历史与工业文明对话的阅读之旅,在石景山区图书馆与丰台区图书馆的携手联动中圆满落幕。时值纪念中 [详细] -
君品谈 | 朱松纯:以原创突破AI边界,用认知开启通用智能时代
以真我,敬君品。在《君品谈》节目中,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以深邃的思考和坚定的信念,分享了他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见解 [详细] -
扬子江药业集团发布“蓝芩品牌”新战略,新产品新服务提升增长确定性
8月18日,扬子江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蓝芩品牌新战略在2025西普会上发布,以产线焕新的战略打法解决不同人群咽喉不适的健康需求,面 [详细] -
联通赋能生活:老王的上海行与数字中国的生动写照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有这样一位国际友人,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视频,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多彩面貌,他就是王立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王 [详细]